第220章 他家之宝树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2896 字 3天前

昆明。

郡守府。

看着眼前这棵熠熠发光的“宝树”,老王伉不由得一阵沮丧。

“你小子怎么就不是生长在我王家呢。”

一阵哀伤之后,便是一阵沉默。

他想起了自己的王氏家族。

颍川王氏,曾经煊赫一时的豪族,但在汉末乱世中,凋零如斯,剩余的人丁都在自己身边,几十年下来,也不过寥寥几十口而已,在南中,已经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小户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一个如这小子这样的杰出人才来,让王氏重现往日辉煌!

“南郑侯真是好福气啊!”老郡守不得不羡慕那狗日的魏文长了,“他怎地就有如此好福气,捡到这样一个至尊宝!天佑大汉!”

由此,老人又想到那个脸皮比城墙还厚实的蛮王来,“;老子日你个仙人板板的,怎么就被他占了先!”

他指的是孟获强收沈腾为义子的事情。

“想想,就觉得不舒服,这老混蛋何德何能,配得上如此好的干儿!”

但那又如何,人家毕竟在先,自己这个时候,即便心里窝火,也难以与人争抢了。

不过,这小子从这里过,毕竟是留下了偌大的产业在这里,还怕他跑了?

老王伉并不是没有私心的人,如此辉煌前景的浩大产业,自己王家自然捷足先登了,这本也无可厚非。兴古郡那里,建宁李氏与当地豪族覃家林家郭家结盟,不同样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筹谋着自己的生意。

其实这个时代便是如此。

后世太宗爷爷曾经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真理,

任何一个时代,必须要有这样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来带动更多的人致富。你若是一开始就做拿普天之下共富贵的“乌托邦城堡”,根本就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

任何时代,什么最贵?人才!

这个时代,也不例外。

沈腾来自后世,自带点石成金的属性,这一点,想否认都没法,不承认都不行的。

这就是时代的代差,文明的迭代,造成的现实。整整2000年的代差迭代之后的结果就是,沈腾在这里可以找到无数致富的门路,并且几乎都可以做大做强。

当初在永昌郡做郡守时,羌蛮的袭扰并非没有,只不过没有形成规模而已,但老王伉也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沈腾今天的谈话中,其实已经很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随着高地民族力量的积蓄,壮大,凝聚,当这股洪流最终汇聚一起的时候,高山峡谷都不会再是阻碍,任何天堑,都会变成坦途。

因为这样的力量如火,一旦形成,不去燃烧别人,便是自我焚烧,直至殆尽才结束。

“未雨绸缪!”老郡守暗暗下定决心,下去后,就亲自写信给永昌郡守吕凯。二人搭档多年,心心相印,自己很有必要提醒吕凯,“咱们两个老家伙,这就又有得忙了哦。”

这段时间,老郡守做了许多事情,大抵都是与茶业相关联的。

青衣蛮的茶叶产业布局,各种器械的制作,对白蛮势力的钳制,以及邀请白蛮入局等等,虽然过程繁琐复杂,但在老王伉这里,又算什么难事儿!

最重要的,小侯爷张遵带领的那近千悍卒可是帮了大忙。

本来,白蛮的兴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郡守府的力量已经难以遏制,很多时候,南中的郡守们都如王伉一样,不得不搞一些阴暗手段,如拆东墙补西墙,如敲闷棍打冷枪,如偷梁换柱助纣为虐釜底抽薪煮豆燃萁……

反正,看似老眼昏花的老人,这许多年来,可是没少干“坏事”,但这些所谓的“坏事”,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却又是不得不干的“好事儿”。

比如为了钳制白蛮,不得不变相地扶持青衣蛮。又比如,为了防患于未然,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刻意将白蛮的力量引入茶茶叶之中……

在白蛮以老刀子为首的核心人物全部来到郡守府这里后,张遵那里却以围猎为名,刻意制造了一些矛盾,将白蛮的老巢狠狠肆虐了一番,将白蛮的自信心击打的粉碎。

流血是必然的。

若不是老刀子多次哀求臣服,老郡守才懒得伸手管呢。

用他的话说,人家那小侯爷带的军队又不是我昆明郡的府兵,也不是庲降都督府的军队,谁管得着?

若是白蛮再强硬一些的话,估计,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老巢就已经不再是老巢了,而会变成白地一片,荒芜了。

最后,经不住白蛮苦苦哀求,老大人才不得不亲自去人去信,请小侯爷高抬贵手,放过白蛮一族。

就这,白蛮生活的核心地带,早已经哀鸿遍野,再想恢复往日光景,估计没有三五七年,就别指望了。

最憋屈的,却还是刀白凤这一干年轻人。

当他们离开郡守府独处的时候,刀白凤的眼珠都是红的,几乎要冒出血水来。

“爹爹,咱们就和他们拼了!”刀白凤手握腰间佩刀,手背上青筋暴露。很显然,他的怒火几乎已经控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