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又是一个无赖老人!
面对这样一个早已经成了精的老“无赖”,显然,李剑波这些半大的娃娃,是不够看的。
因此,他们这些人就显得尤其憋屈窝囊。
李剑波默不作声,马武奎实在气他不过,嚷嚷道:“就剩下最后一坛子了,咱师傅都还没有吃到呢。”
包子他们几个已经气得牙根儿都痒痒了,恨不得一脚将这无脑的家伙踢到九霄云外去——老家伙这明显是诈你的,你咋就如此轻易地上了他的当咧!
“嗐……”
沈腾也怜惜地看着这个出门总忘记带脑子的家伙,一声叹息。
老爷子向沈腾伸手道:“拿来吧,小子!到永昌,老夫请你吃大席!至于这佳酿嘛,你们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多的是机会,老夫我年纪大了,这黄土都已经埋到脖颈子上了,喝一口少一口的,你们和我抢,也好意思?”
沈腾实在被老爷子纠缠得无法,只得挥挥手,让他们去把最后压箱底儿的那一坛子也搬来,心疼不已地道:“老爷子,是真的没有了!”
老人收到最后这一坛,怒气冲冲地道:“隔壁老王忒没意思,捷足先登我老吕也就不说什么了,却一人抢了许多去,他不知道这佳酿在老夫这里才有更大的作用?没见识!枉老夫和他并列为‘南中二石’!”
包子他们几乎要把眼睛捂住了。
“看不见,看不见,才没有那么心疼!”
祝融氏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既然是从自己义子手里抢来的,必定是好东西,当即二话不说,一挥手,那花蝴蝶抱起一个坛子,在老吕凯和身边那黑大汉惊呼声中,一溜烟儿地跑入阵中不见了。
老吕凯心疼的几乎要掉下泪来,连连叫着:“疯婆子,你知道这是什么?这是我蜀汉之利器,民众之福祉!你这疯婆子啊,你抢去能干什么?还我,快点还我!”
祝融氏毫不理会他,只对沈腾撂下一句话:“记得早点到我银坑洞来见你娘亲!”
说完,拨转马头,
转瞬间,几百蛮女消失不见。
那老者跳着脚底叫骂了好一阵,然后,回过头来,一副慈眉善目的老者形象,活灵活现。
这人便是蜀汉赫赫有名的“南中二石”之一的磐石郡守吕凯,南中永昌郡大族吕氏族人,现为蜀汉最为偏远的南中永昌郡守。
吕氏,本为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后人。
当初吕不韦被秦王嬴政所恨,族人被整体迁徙蜀中。
吕不韦为了保护族人,选择自杀。
吕氏族人辗转来到蜀中,一路向西南,进入南中,继续一直走,直到抵达南中最偏远之地的永昌,才定居下来。
几百年后,因为吕氏势力之大,其居住地已经改名不韦县,以纪念先祖吕不韦。
其实,这也变相地说明了吕氏在此时的族群势力,已经彪悍到可以用地名来纪念先祖的程度。
永昌郡,名为永昌,其实不过是一个“美其名曰”的梦想罢了,真正的永昌郡,是整个蜀汉最为偏远贫瘠的郡。
但就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却长出了吕氏这一壮硕无比的庄稼,其根源在于——经商。
吕氏先祖吕不韦当年便以巨富闻达于战国诸侯,吕氏到达南中后,更将经商作为族群的立身之本。
而这吕凯,当年更曾经协助郡守王伉坚守永昌郡城,坚决抵抗叛军而出名。
诸葛亮率大军抵达永昌后,吕氏更是自愿献出族人手绘的“平蛮指掌图”,因而受到诸葛亮的大力嘉奖。
到现在,这“平蛮指掌图”依然被蜀汉政府作为朝廷至宝予以保存,并且成为历届庲降都督府的镇府之宝。
诸葛亮平蛮成功之后,擢拔吕凯为新建的昆明郡郡守,但吕凯却不愿意离开家乡。不得已,诸葛亮只好将老郡守王伉调往昆明郡,而将永昌郡的郡守之位腾出来,留给吕凯,以示嘉奖。
吕凯在郡守任上兢兢业业。因为出身本地第一豪族,所以,其任上业绩并不比外来户王伉差了什么,甚至比王伉在任时,永昌郡的发展更胜往昔。
而蛮王孟获族群所在的三江口区域被划拨进入永昌郡,也变相地增强了永昌郡的经济实力。
所以,今日的永昌郡,远非当初王伉在此任职时的永昌郡好比。
王伉和沈腾并排骑行在队伍中间靠前的位置,老爷子很健谈,一副勤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什么都问,无所不问,想到了就问……很多时候,搞得沈腾很被动,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沈小子,你出身哪个门派?”
“回老大人,小子无门无派。”
“欺负老年人,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真没有骗您。”
“墨家?”
沈腾几乎要笑了,自己到底属于哪个门派这个问题,走到哪里都有人问。老魏问过,马忠问过,关银屏也问过。
他只能回答说:“没有。”
但沈腾的回答,几乎没有任何一点点的说服力。
你一个无门无派没任何根基的年轻人,何以一出山,便有诸多手笔展现?何以知道如此多的事情而别人都不知道?何以你的见识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人?何以你经常说出许多别人听也没听过甚至听不懂的东西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腾只能无言以对。
但在别人的眼中,你的沉默,你的避而不谈,不过是你不想告知真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