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80年,约翰的燕京生活!!!

“……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八十年。

这时的燕京城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既有传统的痕迹,也有生活的变化,改革的萌动,开放的探路……

悄悄改变着古都燕京的面貌,也改变着老京城人的生活。

这年头的天安门广场还没有雾霾。

虽然,南边的人已经开始扯开步子做生意了。

但是京城的人们刚刚经历过那个时期,大家伙不想折腾了,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很好,过得很安逸。

公家单位依旧是铁饭碗,但是岗位有限。

面对几十万的待业青年,各级单位是愁白了头发。

有的家长实在不落忍自家孩子整天的无所事事,就主动退休把岗位让给他们。

因此满大街都是还没到年龄就开始“提笼架鸟”的人。

实在是找不到工作的小青年,就被街道办安排去扫大街或者在人流大的地方卖茶水。

一分钱一杯,童叟无欺。

至于摆摊做小买卖的,有,但是不多。

一般人不愿意干,怕被人瞧不起。

干这个,想找对象都困难。

正经人家谁愿意把姑娘嫁给这些“投机把倒”的人啊。

就这还经常被“联防队员”们撵的到处跑,像“打游击”一样。

属于社会鄙视链最底层。

这就是改革初的京城,变化是有,但不大。

这年头,整个京城只有两部自动扶梯,且都在燕京站。

一套在楼上,一套在楼下,似乎永远都是坏的。

京城人还给它们起了个外号叫“阴阳恋人”,天造地设的一对,只是缺少火花。

京城只有几家宾馆大堂的西式洗手间可以向非住宿客人开放。

其中一个在燕京宾馆的迎客厅侧面。

在燕京宾馆的正厅,你只要花2美刀,就可以买到一杯雀巢咖啡,外加一块大白兔奶糖,但买咖啡并不附赠纸巾。

厕所里永远燃着盘香,以遮掩从下水管道散发出的难闻气味。

建国酒店位于天安门广场以西3公里处。

它是燕京唯一一家早餐时段无限量为客人提供咖啡的酒店,同时还配有条件最好的浴室。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把约翰M国来夏访问的同事安置在这里。

包括《60分钟》节目组的编导和工作人员。

能够在这样具有多种功能的环境中喝上十几杯咖啡,在楼梯上跑上跑下放松自己,真是一种颇为高端的组合。

M国人约翰每月会去燕京饭店两次。

他搭乘电梯到五楼,然后进入M国运通公司的办公室。

在离开M国之前,约翰以75美元/年的价格购买了一张运通信用卡。

M国运通卡使约翰能够用他们的办公地址接收邮件,并把约翰的旅行支票兑换成美刀。

约翰总是满怀期待地走进办公室,这是约翰与外部世界唯一的联系。

后来,M国运通公司代表都认识约翰了。

每次去取包裹时都令约翰的内心期待变得更加柔软:“今天有人收到了一个漂亮的包裹。”爱丽丝吹嘘道,或者“有些很酷的明信片正焦急地等待着你的到来”。

这些包裹通常是最新音乐磁带、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或小熊队棒球比赛实况录音。

还有约翰喜欢的美剧《陆军野战医院》。

很多个夜晚,约翰都坐在宿舍外漆黑的篮球场边,听着这些几乎难以听清的节目。

他经常发现自己居然被广告迷住了。

“白城堡汉堡包,有种让人无法割舍的味道。

挑剔的母亲选择吉夫花生酱。

可口可乐,就是可乐。”

这些广告歌曲,比电视节目本身更能激起约翰的“乡愁”。

约翰很快就会忘记他听过的节目内容,但是那些广告却能在他脑海里萦绕好几个星期。

在夏国的这大半年里,约翰没有再吃过薯片、燕麦片、早餐麦片、面包、汉堡、馅饼、奶酪、比萨、牛奶等熟悉的食物。

在拍摄的第二个月,协和医院一位会说英语的刘院长告诉约翰,他的胃里有一条寄生虫。

这位叫刘之泰的院长笑着给了约翰一些25美分硬币大小的驱虫药。

就像漂浮在M国各地游泳池里的驱虫药分配器所使用的那种消毒药丸。

直到今天,约翰都不知道这条蠕虫是否真的存在过,或依然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所以他决定不去想它。

80年代初,外国人在夏国还比较少见,专门接待外宾的酒店并不对普通夏国人开放。

各家酒店的客人和出租车,必须通过看守大铁门的严肃警卫才能获准进入。

老百姓们会聚集在大门外,好奇地围观这些老外们。

海外的华侨必须携带护照才能进入这些酒店,但一张非亚洲面孔就可以畅通无阻。

约翰偶尔会邀请他的夏国朋友刘之泰到北京饭店喝咖啡,或者一起吃饭。

刘之泰每次来必须把他的身份证明存放在酒店前台,等登记完成后他才能进去。

如果刘之泰想要提前离开,就必须由约翰陪同他们一起去前台,并为他们办理出门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