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年代末80年代初,“待业青年”是个新名词。
1400万知青返城,令就业的空间更加逼仄。
去年4月9日,政务院批转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长会议的报告;
首次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经济,同意对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者发放营业执照。
领导指出,要多搞赚钱的东西,可以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
允许自谋职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
去年2月,国家工商局就向中央提交报告。
建议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不准雇工。
这份报告是“……”之后,党和政府批准的第一个有关个体经济的报告。
但是十年……刚结束,没人敢去想自己经营赚钱的事儿。
傻柱虽然心有想法也一样,仍在按部就班的过日子。
但是到了今年,大环境就开始不一样了。
傻柱听说一些去过南方的人回来说过,那边做小买卖的特别多,不少人还发了财。
于是,傻柱就再也坐不住了。
这想开饭店也不容易,先要去打申请。
申请写好了,傻柱不知道要找哪里,就去街道办盖了个章。
“您还得去办个营业执照。”街道办的熟人给傻柱支招。
之后,傻柱又到东城区工商局,要求办一张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这年头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但其他行业还未有明确政策。
东城区工商局的副局长也拿不定主意,一开始就没给他批。
这要是一般人,问问没结果也就回去了。
傻柱偏不,他连续一个月每天都来工商局问执照的事情,非常有耐性和决心。
工商局的人也被傻柱搞得非常头疼。
还是后来,甘凝得知此事后,她亲自去帮傻柱打了个招呼,才最终办妥此事。
加上东城区也想搞个试点试一试,局领导班子一合计,就同意给傻柱特批。
因为这年头没有正规的私营营业执照。
东城区工商局领导就手写了一份,局长亲自签了字并盖上专用章。
傻柱历经一波三折这才拿到了燕京城里第一家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开饭店首要之事便是寻个好的门面。当傻柱前去租房之际,房东们一听闻他想开私营饭店,无不一脸拒绝,当场就摇了摇头,态度坚决得如同拨浪鼓一般。
傻柱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子,房东们仍是丝毫不为所动。
本已万事俱备,却没想到租房一事成了绊脚石。
这年头,公家的房子本就紧张,更何况是那些临街的旺铺。
这可愁坏了傻柱,急得他头发都快白了。
最后还是王秋菊心疼老公,提议道:“咱们一事不烦二主,还是去找甘凝嫂子帮忙吧!”
欸!他们总算找对人了。
当甘凝得知傻柱两口子的来意后,就笑着道:“你们早说呀,等着啊,我瞅瞅那套房子合适你们开饭店。”话音刚落,她便转身去搬来一个精致的梨花木箱子。
待甘凝缓缓打开箱子,傻柱和王秋菊瞬间瞪大了眼睛。
这是为何?
原来,箱子里满满当当摆放的全是房产证。
甘凝仔细翻找,最终拿起一本房产证说:“这套房子挺合适,面积适中,位置也好,就在交道口临街,门口宽敞,而且离你们家也近,觉得怎么样?”
傻柱激动万分,“哎呦!嫂子,真是太感谢您了,这简直太合适了!”
他没想到啊,自己头疼不已的事,人家甘凝嫂子轻易就给解决了。
有了房子就开始装修,这房子非常合适开饭店。
是临街三间房,而且上下二层。
傻柱请来了刘家庄的施工队,连包带料一起装修了。
而且刘家庄的工程公司还允许他把工程款先欠着,过几个月等饭店周转开了在结。
傻柱带着徒弟马华去家具厂买来了十几套与桌椅板凳。
马华跟刘岚还有秦淮茹她们也都辞了职,一心想跟着傻柱闯荡一番。
当然,傻柱也诚若绝不亏待他们,给他们的待遇比厂子里的高多了。
傻柱两口子计划着五月一日开业。
4月底一早,王秋菊到单位请假。
傻柱打算提前开火试灶,他拿着家中仅剩的三百块钱块钱,买来了食材,打算做出几道菜,先让街坊邻居们尝尝手艺。
等到王秋菊中午下班回家,饭店门口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都排到了大街上。
街坊大妈拽着王秋菊的袖口小声说:“你们家饭馆都开张了,你还上什么班?赶紧的去看看吧,来了好多领导和老外呢!”
就这样“何氏家常菜”成了改革开放后夏国的第一家个体餐馆。
这一天的“提前开张”,被M国合众社记者龙布乐写在了他的报道里:在燕京,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开张的第一天,傻柱就赚了两百多块钱,这顶得上他两个月的工资。
店里十几张桌子,一天只能接待一百来位顾客。
来吃饭得排号,最长的,要排到一个月以后才能吃上。
(本章完)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253/3253996/11110660.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