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北派余党的话,也提醒到了他,朝鲜国中还有很多人不服他,想要重立光海君。
大明把光海君册封为伯,固然是保了这个人一命,却也同样代表着,光海君从此丧失了对朝鲜王位的继承权——
只要自己用心侍奉大明,让大明一直承认自己。朝鲜国王的位子,就会永远在自己这一系传下去。
这让他心里少了纠结,配合大明的官员,把所有和光海君有牵联的人,全部送去济州岛。
这些人有的因为涉及今年正月的案子,对于保住性命非常欣喜。
有的则不愿意去济州岛那个海岛,祈求李倧原谅。
李倧见此情景,心中快意之极。
但是他这时候可不会心软,把这些人的家族,全都押送了过去。
毕竟距离他即位已经六年,该投靠的已经投靠了。剩下还没投靠的,都是死硬分子。
如今把这些人都送去济州岛,也免得以后烦心。
洪承畴看着他的做法,知道这个人心里已接受大明册封。这让他的神色,更加和蔼了一些。抚着胡须和颜悦色道:
“大王果断处置,洪某为大王贺!”
“陛下还有口谕,让大王接受册封后,择取一子为世子,前往大明学习。”
“世子属官也可一并前去,作为朝鲜驻大明的代表。”
“如同洪某来到朝鲜,代表大明一般。”
这是皇帝的吩咐,相当于双方互派使臣。
洪承畴在这时候说出来,作为对朝鲜国王的恩典。
对于此时的李倧来说,这个口谕真的称得上恩典。
因为这代表着,大明在加强他这一系的继承权。即使他有个万一,世子在大明帮助下,也能回国即位。
但是把世子派往大明,有些做人质的意思,这让刚刚得到册封的他,不免有些迟疑。
面对这种情况,洪承畴当即说道:
“陛下没限定世子什么时候去大明。”
“今年前去可以,过上几年也行。”
“大王若有立他人为世子的心思,只要理由正当,陛下也会答应。”
按照大明会典的规定,必然是嫡长子承袭王位。光海君就因为非嫡非长,王位长期得不到大明认可,和建虏勾搭到一起。
因为这个教训,朱由检决定放松对外藩的限制。只要外藩的君主有正当理由,他就同意立其他人为世子。
这让李倧心中一喜,认识到大明的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