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样的条件都能开出来,可见大明对他,是没有别的心思。
不过,大明册封光海君为伯爵,还是让他有些顾虑。在臣子都离开后,他私下询问洪承畴道:
“上国欲册封光海君,为何不先知会小王?”
“不知这个光海伯,以后是大明之臣还是朝鲜之臣?”
洪承畴笑着说道:
“光海伯是大明的光海伯,也是朝鲜的光海君。”
“以后他若犯错,大明会帮助大王惩罚他。”
“若有小错小过,大王尽可惩戒。”
李倧听到这些,知道了大明的态度。只要不把光海君给废了,该怎么管还能怎么管。
大明只是要保证光海君的存在,对他形成牵制。
这让他稍微安心了一点,知道光海君在大明那边的定位,就是一个棋子。
他这个朝鲜国王,才是大明需要拉拢的人。
不过,大明付出这么多代价拉拢他,显然也有条件,洪承畴随后就面色一肃,责问道:
“陛下让我问你,为何和建虏议和,还和他们贸易?”
“光海君就是因为私通建虏被废的,大王可不要走他的老路。”
“只有用心侍奉大明,大王才能够永保富贵!”
李倧急忙解释道:
“非是小王愿意和建虏议和,实是抵挡不住。”
“毛帅又远窜海岛,朝鲜军民无力。”
仔细解释了一通,话里话外的责任都推到毛文龙身上。
洪承畴早就料到这点,说道:
“责任不在毛帅,是辽东军中的议和派。”
“陛下已调走袁崇焕,清理了辽东的议和派。”
“今后朝鲜国中,洪某不希望听到诋毁毛帅的声音。”
将辽东的变化简单说了一下,警告朝鲜国王李倧,大明已不允许出现议和的声音。(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