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过渡装备

虽然有些压力,吕祥却没惧怕。

作为装备院的执掌者、大明武器设计的第一人,吕祥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很有自信的,甚至拿出了不止一个方案:

“这是撅把势手铳,它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发射九毫米子弹。”

“还有更长的猎铳,根据铳管口径的不同,发射十二到二十毫米的子弹。”

这种火铳,可以说是最简单的。

上面用一个活动的铁片和后面连着闭锁,击锤也需要手动复位。

如果不使用子弹,它的漏气会让人无法忍受,甚至溢出的火光,有可能烧灼到持铳者。

但是有了金属定装弹后,这一切就不是问题了。

金属定装弹会约束着火药向前推动,把弹头发射出去。

它的成本,相比单发的前装手铳没有多大改变。一对手铳的价格,完全能控制在三两银子以内。

王承恩看着这种手铳,还有更长的猎铳,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这种火铳好,为何不上报皇爷,让皇爷知道你的功绩?”

吕祥闻言苦笑道:

“这种撅把式闭锁结构太简单,无法承受威力很强的子弹。”

“用于手铳和猎铳还好,军中用的子弹,要求更大的威力。”

这是他制造出撅把式火铳后,没有报喜的原因。

它在军中仍旧是辅助地位,不可能成为主战武器。

王承恩摸了摸上面的铁片,感觉这种闭锁结构确实不太牢靠。

然后他又看了看旁边一个奇形怪状的火铳,询问道:

“这个呢?”

“它的闭锁铁片后面还有一根横着的铁块,闭锁应该更牢靠吧?”

吕祥仔细解释道:

“这的确是加强闭锁结构设计的,制造稍微复杂点,用于双管和四管火铳。”

“击发它的旋转击锤还不够完善,闭锁虽然更加牢靠,但是操作不方便。”

说着,吕祥抓起这支撅把式四管火铳,向王承恩展示道:

“你看,撅把式火铳开合时,需要把它拿起来折开。”

“站着使用还好,手臂活动很方便。”

“趴在地上伏击时,它就不太方便了,尤其是用在长管火铳上。”

演示了一下趴在地上折开火铳的操作,王承恩点了点头,觉得确实不方便。

中折式火铳虽然简单,改进后的闭锁结构也比较牢靠。但是中间折开装填子弹的它,不适合伏击作战。

王承恩这就好奇了,询问道:

“那么吕工以为,什么样的火铳更好?”

“莫非装备院中,有更好的设计?”

吕祥哈哈一笑,拿起另一支火铳,说道:

“这支火铳,也可以说是中折式设计,但是它需要折开的地方,就短多了。”

“只需要向上折开一小段,就能把子弹塞进去。”

“而且因为有铳机在后面顶着,它的闭锁结构更牢靠。”

这是吕祥基于中折式闭锁原理,结合他正在研发的闩动连发火铳,所做出的设计。

大体是在铳管尾部加上一个机匣,机匣上半部分镂空,安装一个内含击针的铳机,把铳机和机匣像锁鼻一样连接,按下后连接在一起。

(春田M1865活门步枪结构示意图,大体类似这个,但铳机和闭锁连接方式有所变化,更像传统箱柜的锁鼻)

这是吕祥在研发闩动火铳时,研究了各种门闩、门锁结构制作出来的。

它的闭锁结构和中折式有些相似,又结合了一些闩式闭锁的特点。让它相比中折式更加牢固,能承受威力更大的子弹。

而且最让吕祥得意的,是这种火铳的铳管,和他正在研发连发火铳结构一样,都是用螺纹连接机匣,相互间可以互换。

这样他的连发火铳就能专门使用线膛铳管,把拉膛线失败的滑膛铳管都给这种单发火铳使用。

它的成本同样也比较低,吕祥估计在十两银子以内。

王承恩听到吕祥的介绍后,两眼顿时放了光。

因为他认识到,这就是皇帝需要的新火铳。

十两不到的成本、更简单易生产的结构,都让它成为了代替旧火铳的完美选择。

皇帝知道此事后,一定极为高兴。

这让王承恩拉着吕祥说道:

“这么好的火铳,你还不拿去报喜?”

“快带上它的模型,和咱家一起进宫。”

不等吕祥解释,就带着他坐上马车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