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人提出,以《大明礼法公约》为最高礼法,四个等级法律法规为补充,这样就很完善了。
比较突兀的《大明继承礼法》和《大明分封礼法》,完全可以包含在礼法和法律法规内。
对此,朱由检道:
“朕之所以把继承和分封的制度定为礼法,是因为两者太重要。”
“继承礼法就不用多说了,靖难之役、大礼议、国本之争,给大明带来的创伤至今仍未平息。”
“朕不欲后世再因此起纷争,所以制定《大明继承礼法》,让后世的皇帝一起遵循。”
“分封礼法则是表明朕的诚意,朕欲效仿宗周开八百年天下,让大明长久维持。就不得不制定分封礼法,保证各位诸侯的权益。”
“诸卿应该知道,当今天下是一个大世。邹衍所提的大九州,已经有七大洲展现在诸位面前。”
“这么大的天下,全部由大明朝廷直接治理是不现实的。必须分封藩屏,以宗室、贵族治理。”
“是以朕将分封制度定为礼法,作为大明长久的国策。”
说着自己的想法,朱由检指了指脚下的土地,说道:
“诸位当知,我等脚下的土地在周朝属于燕国。”
“它在周朝初建时,是不是蛮荒之地?”
别说是蛮荒之地了,连音讯都不通。
按照《史记》所说,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中间的燕国君主连名讳都没留下。
群臣想到先民的荜路蓝缕,纷纷感怀不已。
然后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是在说现在看着是蛮荒之地的海外塞外土地,未来有可能像脚下的燕地,开垦成为沃土。
支持效仿周朝的刘宗周道:
“陛下所言,发人深省。”
“臣愿让自家子孙,去海外开垦土地。”
韩爌、袁可立等人,同样也纷纷表态支持。
就算是有人舍不得子孙受苦,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扫皇帝的兴致。
朱由检对此十分欣慰,向群臣道:
“诸位卿家的忠心,朕是知道的。”
“海外开垦土地的困难,朕同样也很清楚。”
“正是因为如此,朕把分封制度定为礼法,让后代的皇帝和大臣,都要一体遵循。”
“无论是谁,将来都不能随意废除或削减封地,众卿辛辛苦苦开辟的领地,要能世代传承下去。”
“说不定九世、十世之后,海外就会出现晋国、齐国、燕国那样的强国,在大明本土遇到危难时,能够尊王攘夷。”
这个设想,让群臣发出一阵笑声,没想过皇帝的话能够当真。
毕竟在大明如此强大的情况下,谁都不会认为海外能出现有资格尊王攘夷的强藩。
不过也有人对此感到忧虑,担心出现强藩后不会尊王攘夷。宗室藩国可能像成祖那样起兵靖难,外姓则可能像强秦灭周那样,把大明给灭掉。
刘宗周就针对这点道:
“陛下不当想着指望藩国尊王攘夷。”
“而是当派督抚设卫所,约束海外诸藩。”
“如果藩国太强大,还应推恩分封,削弱诸侯实力。”
显然,他是把皇帝的玩笑当真了,并且提出策略。
朱由检对此正色道:
“藩国如何治理,如何进行约束,可以在《大明分封礼法》中制定,这就是诸卿的责任。”
“《大明分封礼法》和《大明继承礼法》,以及最重要的《大明礼法公约》,是朕和后代皇帝、大臣、百姓都会遵守的礼法。”
“希望诸位能本着为后代负责的态度,制定这些礼法。”
刘宗周和群臣闻言,纷纷大礼参拜,承诺一定会认真制定礼法,让皇帝和万民满意。
至此,今日的经筵才宣告结束。
朱由检让刘宗周以国会和礼法委员会主任的名义,写文章把今日商议的事情定下来。
之后他还会正式下诏,授权礼法委员会拟定礼法条文,整理法律法规。
重制礼乐在开始两年之后,进入一个新阶段。(本章完)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2272/2272525/11110457.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