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他还没放弃呢

燕辞归 玖拾陆 2352 字 8个月前

反倒是他若当真以此做局,坐实了他教唆王六年等人的罪名,甚至他参与、策划了定国寺以及宝平镇的阴谋,您也能够名正言顺地处置他。”

圣上听完,又是长长沉默。

半晌,他道:“你说的是,万事讲究证据。你去试试也无妨。”

徐简过了明路,领命从御书房里退出来。

曹公公送他。

今日多走了几步,走到左右无人处,曹公公才压着声道:“那人既然如此周密,不让我们顺着汪狗子挖到他身上、预先做了那么多的防备。那冯尝那儿呢?国公爷,杂家想着,莫不是冯尝身上能查出来的东西也……”

“不一定,”徐简认真说了自己的想法,“冯尝和汪狗子这种明摆着就来历‘危险’的人不一样,他本是一枚暗棋。

若不是他急功近利、被郭公公看出端倪来,想来也不会曝露身份。

再说,他在调到殿下身边前的宫内经历,也弄得干干净净的,从中挑不出明确的毛病来。

能看穿他、挑出他的刺的,全是曹公公的功劳。”

曹公公老脸一红。

功应该有一些,但他不爱、也不擅居功,被辅国公这么一赞,还有点不好意思。

“杂家,”曹公公哎呦一声,“杂家就是在宫里待得久了些,认得的人多了些……”

“所以我想,那人要往殿下身边安插人手,也许是他自己、也许是他身边的人,一眼看不穿冯尝粉饰过的经历有任何不妥之处,”徐简又道,“恰巧在公公手上撞了个严严实实。”

“听国公爷这么说,杂家安心许多,”曹公公脸上有了笑容,“实在是被那条狗连着的几号人弄得头痛,杯弓蛇影起来。”

定了定心神,两人继续压着声交换、整理了下线索。

说完了事,徐简舒了口气,缓一缓沉闷气氛,便打趣道:“公公不怕隔墙有耳?”

曹公公下意识又扭头左右看,视野之中并无人影。

他反应过来,失笑道:“国公爷莫要揶揄杂家了,以您的耳力,倘若真有人在近处偷听,早被您发现了。”

曹公公送走徐简,又回到御前。

圣上靠着椅背闭目养神,眉头中间几道深深的皱纹,足见此刻心境。

“朕的心里没有底,”他道,“并非朕不信还有人不死心,而是朕想要对得起先帝。”

曹公公垂首恭听。

圣上却再没有倾诉的欲望了,只余长长一声叹。

皇权之争的凶狠与残酷,他亲身经历过、见识过。

多年以前、水面之下必然暗涌无数,当时他没有参与进来,甩手皇子一位,体会没有那么深刻。

可从他被拽进水里的定国寺之夜,到他最终披上龙袍的那一天,前后也就小一年,他的兄长一死、一禁、一贬。

历史上更惨烈的也有,只不过文字终究没有亲历那般时时刻刻被牵动着心。

那一年,当真焦头烂额。

而父皇的一禁一贬也替争位划上了句号。

当年用死囚、灾民充当贼寇抵功的,何止李汨与李浚?

对定王李沧咄咄逼人,死咬着不放的也不止他们两人,可最终父皇狠罚的只有他们。

对其他人,有训诫,有禁足,有罚俸,程度不同、时间也不同。

先帝的意思很明确,罚过了,事情就过去了,不让他这位新君在将来的年月里动不动就去翻旧账。

其中缘由,圣上在后几年也慢慢想明白了。

一来,对先帝来说,总归都是他的亲儿子,又是重病之下,慈爱之心更重。

第二,也是为了他这个继任者着想。

他以“仁厚”后来居上,就不能自断臂膀、丢了这仁厚之名。

对亲兄弟逼迫太甚,且不说御史们满意不满意,这些兄弟们为了自保、极有可能会再生事端。

而先帝晚年,因着天灾不断、百姓贫苦,的确有不少落草为寇的状况,比起新君与兄弟们为了各自权威与安全争斗,先帝更希望能休养生息。

不说开创盛世,起码得让老百姓们能安心过日子。

正是体谅着先帝的这份安稳为重的想法,十几年来,圣上与他的兄弟们算是达成了一个不错的平衡。

起码,表面上看,的确不错。

想闲散就闲散,想听政就听政。

如今,倒是被架在这儿了,上去下来都差点意思。

另一厢,徐简进了永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