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君臣皆知,这和新党旧党,政治立场没关系。
向太后为了维护自身后宫第一人的地位,不可能再让朱太后的儿子做皇帝。所以从私心出发,立了非嫡非长的赵佶。
年轻的进士章惇陡然得知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以后做宰相了,坏消息是往死里得罪新君和太后,下场恐怕不好。
赵祯原听到千年龙虎榜,极为高兴。这都是他为大宋攒下的人才。
唐太宗有“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之叹,他实实在在为大宋延揽了许多人才。
再往后听到宋徽宗之语,满堂君臣一起拉下来脸来。
苏轼遇宋徽宗登基大赦而回,他混得好的同年怎么就不能干涉立储之事?
满堂菁菁才子,原来离国破家亡那么近。
难免有人抱怨章惇,就不能再强硬一点吗,拿出大宋文臣蹬鼻子上脸的本事,向你的前辈寇准、范仲淹学习,把这位向太后挡回去。
哪怕明知太后握着名分大义,朝臣处于弱势,但依然有那么一丝丝希望。
赵煦此时看章惇的眼神饱含亲近之意,原来他们君臣是一样的想法。
朱元璋作为旁观者,“章惇若是争赢了,北宋的时局,还真说不定了。”
可惜他注定赢不了。
糊糊:“这届龙虎榜有一个趣闻,文坛领袖欧阳修闹了个大乌龙。
判卷时,欧阳修看到一篇极好的文章,认为除了自己的弟子曾巩,别人写不出来,为避嫌于是判作了第二。
实际那张卷子是苏轼的,就因为欧阳修一念之差,苏轼错失状元之位,‘沦为’榜眼。
所以虽然糊名誊抄,但有些东西还是能看出来的。”
李世民:“当真如此?”
听起来怎么像野史呢,谁能知道主考官的心理活动。
欧阳修:“并无此事。”
不是辩解,他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