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久知而不用,常见而不识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3370 字 1小时前

陛下常说,

王与马共天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还在马前。”

王导连忙摆了摆手,

说道,

“太保玩笑了,

这个王,

可不是姓氏,

而是太保这样王室宗亲。

魏因为宗亲孱弱而被我朝所代,

我朝自来最重宗亲。”

司马羕心里一紧,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啊?

这是要翻八王之乱的旧账,

赶紧也说道,

“茂弘,

这一辈人说一辈事,

陛下和太子,

都有心还利于民,

我受陛下照拂多年,

恩德最重,

现在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说出来茂弘可别笑话我哦?”

王导又忙说,

“太保这是哪里话,

大人位在上公,

下官哪敢有僭越之心?”

司马羕的心理就要崩了,

果然,

这酒无好酒、宴无好宴,

自鸿门之后,

所有的宴会都统一的名称。

司马羕急忙说道,

“陛下让我和南顿王招抚流民,

将北方来的百姓安置在西阳郡。

我向来愚钝,

没能领会陛下心意,

今日见殿下义举,

才幡然醒悟,

我想着分出名下的一些田地来,

让这些流民有地种,

化为西阳郡民,

茂弘看如何?”

王导点了点头,

心想,

算你还识相,

知道进退,

没抱着个太保

就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说道,

“大王之仁德,

直追陛下,

不愧为陛下中兴第一翼佐。”

司马羕连忙摆手,

说道,

“哎,茂弘,

谁都知道,

你是江左管夷吾,

我只不过是仗父兄之名的庸才,

蒙陛下恩典,

忝为太保,

也是诚惶诚恐,

生怕做出对江山社稷不利之事,

眼下府里掾吏又多是粗俗之辈,

我听说茂弘府中学堂里,

俊才齐聚,

但不知能不能割舍一二?”

荀组听到一愣,

旋即就是佩服,

怪不得其他王都先后绝嗣,

人家西阳王能当太保哪,

人家懂事,太懂事了。

王导也是一惊,

贺薛二傅、乌程公兄弟的事情,

都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正想着派些人去看着各方大员,

西阳王就给递过了枕头,

这么看来,

他这太保不但能继续当,

还可以当到太宰去,

反正也就是名头嘛,

给谁不是给。

想定后,

说道,

“太保说到这里了,

我倒是留意过学堂里,

有一子,

姓褚名裒字季野,

有简贵之风,

还得谢家、卞家、荀家三名家之女青睐,

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司马羕还没有表态,

荀组就接过话,

说道,

“茂弘,

你可不能厚此薄彼,

不能看我是初来乍到,

就让太保独占贤才。”

王导点了点头,

说道,

“司徒大人哪里的话,

建康恰有一子,

和褚季野齐名,

年前刚由裴太妃属意,

将裴家孤女穆嫁给他,

这人是镇南将军杜预之孙,

单名乂,字弘理。

二位大人如果真有这心思,

下官命人带上来?”

荀组刚想说什么,

司马羕扯了一下他的袖子,

说道,

“不用看了,

既然是茂弘举荐,

肯定是京中贤才,

只怕掾吏太过委屈。”

王导点了点头,

说道,

“既然如此,

那下官就做主,

派他们到二位大人的府上为掾?”

司马羕一扯荀组袖子,

二人齐声说道,

“求之不得。”

见三人正事议完,

周伯仁这才踩着十八跌,

来到王导身边,

说道,

“茂弘,

我怎么觉得这酒,

味道淡了,

你是不是看人多,

舍不得放好酒,

都掺了水?”

王导笑了笑,

说道,

“伯仁兄说笑了,

掺水那还是酒嘛,

台阁最近忙得很啊,

刚选出来的郎官,

还没把建康看遍,

就都分派到各个郡县去了?”

周伯仁点了点头,

说道,

“江南乱了多年,

朝廷的旨意大都悬在台阁,

传达不下去,

虽说这次调换了郡守,

情况好了不少,

但郡下的县,

县令县长良莠不齐,

又人数众多,

恐怕单靠郡守管不过来。”

王导眉头一挑,

虽说他事先听到了风声,

但这事情已经发生了,

才正式通知他,

颇有些示威的味道。

心念一动,

说道,

“看来是我的庶务太多,

一时之间,

忽略了朝廷的大事,

当真是罪过。”

话说得很轻,

小主,

周伯仁挑了一下醉眼,

说道,

“茂弘,你多心了,

这都是朝廷定制,

每年都是这样,

只不过今年一下子换了这么多郡守,

担心郡县人心不稳,

才多派出去了一些人。”

王导算是接受了这个角色,

也明白,